以實踐之窗展示人大制度之效 北碚做好“立體化”的民主傳播
2024-09-29 16:59:59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通訊員 汪紀梅)初秋的北碚區馬鞍溪濕地公園,溪水清澈,綠蔭掩映,朝陽半灑,清新的空氣里夾著植物的芬芳,眾多行人在其中或慢跑、或散步。一走進公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碚實踐主題館赫然醒目。
為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今(29)日,伴隨著激昂的音樂聲和熱烈的掌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碚實踐主題館正式開館。
宣傳的窗口 講好人大故事
作為重慶市首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碚實踐主題館,該館地處北碚新城中心地帶,坐落于縉云山麓馬鞍溪濕地公園內,毗鄰西南大學,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為宣傳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提供了便利條件。
主題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以“講好人大故事,踐行人民民主,堅定制度自信”為使命,用1000多張照片、100多件展品、50多個多媒體、1個云上主題館等圖文影像資料,全景式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探索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光輝歷程,立體化展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北碚實踐,是一所融展陳、會議、代表活動、聯系群眾、吸納民意、實踐教育為一體的“立體化”的綜合性展館,承擔著重慶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北碚區人大代表聯絡總站、北碚區青年干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研習基地、北碚區大中小學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北碚區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多重功能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碚實踐主題館,是對70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路走來光輝歷史的系統梳理,也是對全區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北碚實踐的一次深刻總結,旨在以北碚‘實踐之窗’展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效’?!北表諈^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永德表示,下一步,將以北碚人大主題館為載體和平臺,不斷豐富拓展功能作用,做實做深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讓人民群眾可參與、可親近、可表達,形成具有北碚辨識度的人大工作品牌。
“這個主題館很有意思!里面不僅梳理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形成脈絡的圖文資料,還收錄了很多老代表的口述歷史和一些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把我們心目中神圣嚴肅的人大形象,從機關走進了群眾,讓我們真真實實感受到人大就在我們身邊、民主就在我們身邊!”北溫泉街道居民王素珍高興地說。
實踐的陣地 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始終
“這里還有一張區人大推動解決江北中學思源校區學生出行問題的照片?!遍_館當天,前來參觀的江北中學學生家長看到展陳圖片,感慨頗深:“過去一段時間,江北中學思源校區的學生上下學乘坐公交車時,面臨著車次少、等待時間長等問題。沒想到給人大反映后,很快就得到了解決,現在我們放心多了,娃娃放學后就能及時坐到車,回到家的時間也提前了,睡眠時間也更長了?!?/p>
2024年4月19日,北碚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永德走進重慶市江北中學校,為高一、高二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思政課上,就學生提出的解決在上下學、周末時間段,增加思源校區到北碚、思源輕軌站沿線的公交班次,方便學生出行的意見建議作出了積極回應。不到一周時間,思源校區共安排了4輛公交車循環發車,解決了學生上下學的出行問題,受到學生、家長們的紛紛點贊。
“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校園,是近年來北碚區開展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大調研大走訪’活動的重要一環。”北碚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以來,每年3-5月,北碚區人大常委會都會組織全區人大代表開展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大調研大走訪”活動,要求各代表小組全方位、多維度、廣視角、生動貼切地講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傳遞民主聲音,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感受得到、實現得好。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走進思政課,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北表諈^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主題館作為全區大中小學大思政課教育實踐基地,將承接學生研學等實踐教育活動,實現思想政治課與實踐教育課的雙向互動,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課堂“生根”,在實踐中“開花”,切實增強學生制度自信,培育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打造北碚人大思政課品牌。
民意的橋梁 民主之花遍布基層
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句空話,必須暢通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傾聽民意呼聲、回應關心關切。
2022年以來,北碚區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迭代升級人大代表聯絡家站點建設指導意見,以“1+N”為抓手,著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
“1”即在區人大常委會層面,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碚實踐主題館建設,“N”即各鎮街聯動打造代表之家、人大主題園、人大文化長廊等載體,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植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常去地”,搬到群眾的“家門口”,并融合開設群眾“留言墻”、代表“回音壁”,實現群眾找代表、代表聯群眾的雙向互動。
在2023年1月,北碚區各鎮街就根據實際,全覆蓋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動陣地。如龍鳳橋街道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依托,建立了人大代表會客廳;歇馬街道以社區廣場為載體,打造了人大聯民園;柳蔭鎮將人大元素搬進村社院壩,打造了東升村人大主題院;蔡家崗街道利用社區體育公園,打造了人大文化園。
如今,隨著主題館的建成開館,北碚區人大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1+N”的體系得以健全完善,標志著這一體系的全面建立。
制度的落實需要實踐陣地,主題館掛牌北碚區人大代表聯絡總站,將承擔這一功能。主題館以全區18個代表之家、100個代表聯絡站、69個聯絡點為基礎,設立1個區人大代表聯絡總站,為區級國家機關、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吸納民意匯集民智提供服務,確保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人民群眾的聲音。
主題館作為北碚區人大代表聯絡總站,將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將貫通全區代表聯絡家站點,深化國家機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工作機制,建立“各級站點廣泛傾聽民聲——聯絡總站匯聚民情民意——國家機關梳理有關建議——舉一反三改進工作舉措——解決問題增進民生福祉”的工作機制,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更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時代新發展,人大新使命。在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北碚區人大常委會將始終堅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則、大道理,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碚實踐主題館功能作用,更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做到緊隨黨委謀大事,支持政府抓實事,為民服務辦好事,自身建設強本事,打造更多具有北碚辨識度的人大工作品牌。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