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八場)|開州:打造具有地域辨識度的致富“廚”路
2024-10-12 11:15:30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朱泓月)10月12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開州區專場,現場對開州如何立足“餐廚大區”資源優勢,不斷探索本土品牌發展新路徑做了介紹。
“巴人善食、蜀人善烹、開人善廚。”開州古來便是川東四大鹽場之一,烹飪技藝遠近聞名。近年來,開州立足資源、組織、人才、品牌、產業等資源優勢,打造“開州金廚”區域公共品牌,推進“開州金廚帶精品”行動,創建“中國(開州)廚師之鄉”,走出了一條山區庫區強區富民的新路徑。
立足資源優勢 打造餐廚大區
將切好的豬肉、牛肉、肥腸用辣椒、花椒、薄荷等20余種香料腌制,再上籠蒸制90分鐘,出鍋后的蒸肉入口滋潤醇厚、嫩稠彈牙,這便是開州聲名遠播的創新菜——開州大混蒸。開州菜不僅勝在技藝,更聞名于菜式品類,除開州大混蒸外,當地更有南門紅糖肉、開州頭碗、帥鄉扣碗等名菜。
開州地處大巴山南坡與重慶平行嶺谷結合地帶,更易培育出優質食材,近年來,在用好開州優質食材的基礎上,當地還將廚師文化、井鹽文化、紅色文化、三峽移民文化、中醫藥文化、廚藝歷史等特色優勢亮點有機結合,打造出了獨樹一幟、獨具一格的開州美食文化,在餐飲市場上十分具有辨識度和影響力。
據了解,開州年均能夠孵化餐飲企業200余家,截至目前,開州全區共有餐飲經營主體24000家,區內約9000家、從業人員約10萬人,區外約15000家、從業人員約15萬人。
堅持人才培養 孕育“開州金廚”
位于開州的長江職業培訓學校是渝東北規模最大的職業培訓學校。今年16歲的張羽已經入校1年,在學校開設的所有烹飪課程中,她最喜歡的是西點制作,張羽告訴記者,畢業后,她準備先到烘焙坊上班積攢經驗,再自己創業開一家蛋糕屋。每年學校都會有500余名像張羽這樣的年輕人走進校門學習技藝,抑或學成畢業投身餐飲。
自2015年創立以來,長江職業培訓學校累計培訓技能人才7萬余人次,助力1.8萬余人高質量充分就業,認證星級廚師1000余名。2021年,學校申報的“開州金廚”勞務品牌榮獲重慶市首批重點培育打造的勞務品牌、培訓品牌,之后還成功創建市級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為開州餐廚品牌打造,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政策方面,通過建立人才梯隊培養機制,累計培育了7位全國烹飪大師、11位市級烹飪大師和烹飪名師,其中,3人榮獲國際專業賽事獎項、6人次榮獲“中華金廚獎”。
貫通田間餐桌 實現農餐融合
“一名金廚帶活一個餐館,一個餐館帶響一批精品,一批精品帶富一方鄉親?!?/p>
在餐廚產業融合方面,開州區創新“農餐對接”模式,通過建立示范店、展銷專柜及舉辦參與展示展銷活動等方式,將“開縣春橙”、開州香腸等開州特色產品推向全國,推動更多田間綠品、山中珍品、農家小品、加工優品走上百姓餐桌。
此外,開州政府還通過“金廚+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發展模式,支持引導“開州金廚”名店等餐飲企業通過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保底價收購等方式,與全區2900余家種養大戶、800余個專業合作社、230余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脫貧戶、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建立穩定利益聯結關系,搭建起了精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產加銷”全產業鏈。
目前,開州已打造中國馳名商標1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8個、全國名特優新目錄產品5個、“兩品一標”農產品99個,“糧果豬菜藥”產業集群綜合產值超200億元,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居渝東北第1。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