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家】周鵲虹:以課程化建設,提升升旗儀式的育人效能
2024-10-30 10:02:04 聽新聞
升旗儀式是學校一項重要的活動,是對學生開展愛國教育、國旗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開展日常德育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發揮升旗儀式的育人效能,重慶一中以課程化的建設思路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實踐。
一、將國旗班轉變為特色學習小組
國旗班是升旗儀式的執行者,是一項莊重嚴肅而光榮的任務。重慶一中對國旗班的學生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設置了一系列的課程。在國旗班的選拔上,不僅僅只是身體素質要求,還要考核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現實表現,確保國旗班的孩子品學兼優。在學習內容安排上,既有國旗的知識、《國旗法》的教學,還要組織學生與重慶市國旗護衛隊進行研學和交流,到紅巖紀念館去參觀與國旗相關的知識和文化,以軍人的要求嚴格日常訓練和管理——將對國旗班的選拔、指導、培訓、訓練,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課程。我們還建立了對國旗班學生專門的考察和評價系統,既有對他們國旗和《國旗法》相關知識的考查,也有平時動作規范的具體要求,還有學生思想狀態的總結和心得匯報。總之,全面考核學生在國旗班的完整表現,凸顯出這一段經歷和學習小組對于他們終身發展的影響和作用。2023年12月,重慶一中還專題拍攝了《熱血青春,“衛”你飄揚——重慶一中國旗班巡禮》。每一位國旗班的孩子都形成了對國旗全面系統的了解。短短兩年國旗班的經歷,他們樹立了終身熱愛國旗、守護國旗的信念。根據十多年的統計,國旗班的學生報考軍校的比例很高,在大學之后繼續申請加入國旗隊的比例也特別高。
二、將升旗儀式轉變為特色化課程
升旗儀式是學校的每周進行的一個德育活動。升旗儀式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國旗下的講話。重慶一中著力探索將國旗下的講話轉化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提升中學生愛國情感,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其樹立正確理想信念。首先,注重升旗儀式的整體設計。學校以學年為單位,結合立德樹人的宏觀要求,與五四青年節、國際勞動節、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相銜接,綜合學校德育實施的階段周期目標,形成完善而系統的內容設計。其次,優化升旗儀式的組織管理。在組織形式方面,學校團委及學生處加強對相關內容的審核、收集和整理,將升旗儀式中交由學生組織策劃、演講展示,在傳統的升旗儀式程序上,增加學生對升旗儀式活動的參與程度。最后,加強升旗內容的積累運用。學校將每次升旗儀式中教師和學生的講話內容,包括隨后的點評,都進行系統整理,在校園網或者是微信公眾號刊發,以學年為單位作匯編和整理,達到一定數量之后,還可以結集出版。這一系列資料成為學校重要的德育資源。
三、將紅色校史傳統融入升旗儀式
重慶一中建校于1931年,是一所有著鮮明紅色印記和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學校。在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有兩位校長是中共地下黨員;在1949年,有7名師生犧牲在白公館渣滓洞;學校的“四·二一”革命精神是紅巖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進行升旗儀式的課程化建設中,努力的將學校的紅色校史傳統融入其中。所有加入到國旗班的學生的第一課,就是到紅巖革命歷史紀念館去參觀渣滓洞獄中難友用被面手繡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結合學校的紅色歷史,讓學生感受五星紅旗的來之不易,體會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紅旗的深刻內涵。重慶一中校內有著革命烈士紀念園,每年“11·27”烈士殉難紀念日,學校都要舉行特殊的升旗儀式,講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開展獻花、默哀、觀看專題片、誦讀先烈詩歌書信等紀念活動,弘揚紅巖精神,緬懷革命烈士,賡續紅色血脈。
通過十多年來一系列課程化探索,重慶一中的升旗儀式已經成為學校整體育人的重要手段,發揮了非常好的育人效能。
責任編輯:肖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