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加快構建“3+3+X”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提升畝均效益 打造一流工業園區
2024-11-14 06:09:31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日前,江津區召開工業園區再創業再出發加快打造一流園區動員大會,提出以畝均效益為導向,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產城融合的新型園區,加快構建“3+3+X”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實現工業二次騰飛。
園區是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江津區正全力打造一流工業園區,力爭到2027年讓江津工業園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當下,最緊要的是決戰四季度、決勝全年紅。”江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錨定目標、主動作為,全力確保今年收好官、明年開門紅。
做亮“四張名片”打造新型平臺
過去,光伏產業在白沙工業園幾乎是空白,但近年來,9個光伏產業項目陸續落戶園區,構建起光伏玻璃、封裝膠膜、光伏組件等日趨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條。
“白沙一千億級新能源光伏產業園已成為江津工業的一張名片。”江津區委主要負責人介紹,從2002年起,德感工業園、雙福工業園、珞璜工業園、白沙工業園相繼成立,形成“一區四園”發展格局,“江津快速發展,正是得益于工業的快速發展,關鍵在工業園區的支撐保障。”
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2022年,江津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7.9倍、產值增長39倍,工業占GDP比重連續十多年超過“半壁江山”。
雖然規上企業數量居全市第一、產值排全市第四,但江津工業也存在短板:園區一些產業處于價值鏈低端,轉型升級壓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發展不充分,產業能級亟待提升;園區發展水平不高,各組團間存在無序競爭,整合資源能力不強。
“我們將持續做亮‘四張名片’,打造新型平臺。”江津工業園區負責人介紹,珞璜、雙福、德感、白沙組團將分別打造具有標志性的名片,推動園區和產業同步升級,“力爭到2027年園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據介紹,珞璜組團著力打造重慶面向南亞和東南亞的開放前沿陣地,助推重慶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雙福組團著力打造一批在全市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德感組團著力打造全市重要的裝備制造和糧油食品加工基地;白沙組團著力打造全市唯一千億級光伏產業園、建設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
實施“十大行動” 培育龍頭企業
今年10月,賽力斯汽車藍電E5插混中型SUV剛下線,因其“電車駕乘體驗+電車用車成本”的產品核心競爭力,很快受到外國客戶青睞。11月,700臺該款新車將出口德國、意大利、智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再出發再創業,說到我們心坎上了。”公司負責人梁其軍稱,賽力斯藍電汽車正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窗口期,以“電動化+智能化”為產品創新方向,成立海外藍電專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做強產品、做大體量,向百億級企業沖刺。
目前,江津工業處在全市第一方陣,但全區百億級企業仍是空白,重點產業集群特色不突出。為此,江津區提出加快構建“3+3+X”現代產業集群,即發展壯大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消費品、新能源及新型儲能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升級壯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3個500億級集群,培育壯大低空經濟、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產業等N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統籌資源,攻堅龍頭,招引3至5家100億級龍頭企業;圍繞3個主導產業加大對存量企業的資源整合和扶持力度,力爭每個產業培育一家100億級龍頭企業。
江津工業園區負責人稱,園區將實施改革攻堅、挖潛增效、數實融合、人才培育等“十大行動”,統籌打好增量培育、產業提質、企業增效、數字賦能、項目支撐等“組合拳”,力爭到2030年,主導產業產值超3000億元、支柱產業產值2000億元、未來產業產值1500億元,用3—5年時間再造一個江津工業。
著眼長遠 布局未來產業
初冬時節,位于江津珞璜工業園的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一片繁忙。這里正布局“一園兩區”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
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是江津未來發展的強勁增長極,空天科技產業城項目在此將建設“江津空天科技博覽園”“低空經濟產業區”“低空經濟高端制造區”,打造集度假休閑、商務會議、貿易展示、競賽展演、科普教育等多業態于一體的主題博覽園和覆蓋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服務保障、場景應用等多元業態的低空經濟產業園區。
“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新興產業,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江津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津已形成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等產業集群,要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必須前瞻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事實上,早在2019年,江津低空經濟就開始“起飛”,駝航科技、測威科技等多家企業陸續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雙福工業園),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逐步形成空天信息產業集群。
圍繞《重慶市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4—2027年)》,江津以打造產業集群為核心,構建開放、協同、創新、高效的產業鏈生態,在用好上級支持政策基礎上,配套出臺針對性強的扶持政策,著力培育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多個高成長性產業。
“既規劃長遠,又著眼當前。”江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以只爭朝夕、沖刺攻堅的精氣神奮戰四季度,夯實發展基礎,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生物制藥等3—5個100億級未來產業集群。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彭瑜 江津區融媒體記者 廖洋
責任編輯: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