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生態農業循環種養基地 打造草畜產業“綠色引擎”
2024-11-15 14:39:20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特約通訊員譚顯全)11月14日,初冬時節,陽光明媚。重慶市大足區雙路街道四方社區四組的田野,收割機“噠噠噠”的轟鳴聲打破田間寧靜,機手正在收割豐收的雜交狼尾草。
“這是我們今年引進栽種的雜交狼尾草,它具有生長迅速快、產草量高等優點,現在已成為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一體基地黑山羊重要的牧草青飼料。從收獲產量來看,這里的土壤非常適合雜交狼尾草生長。”雙路街道四方社區黨支部書記眼望豐收的狼尾草,笑逐顏開地說道。
雙路街道宣傳統戰委員宋福維也說,我們街道正在建設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一體基地,打造草畜產業“綠色引擎”,目前已在四方社區,利用當地一個組的“已征未轉”農用地作為建設用地,種植面積約870 余畝的飼草產業核心示范區,有效解決了青貯飼料加工廠原料來源問題。
四方社區作為雙路街道唯一一個含有農業項目的社區,現在尚有1900余畝集體農用地,主要以傳統種養殖為主,生產效率低下,集體經濟薄弱。同時,轄區尚有2000余畝未用農用地,主要由附近群眾圈地種植,每年土地上的農業面源污染及秸稈焚燒問題突出。為此,雙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千方百計,精心策劃,招商引資實施了四方社區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發展項目,重點發展以糧飼兼顧型農作物為紐帶的生態循環農業,進一步盤活資源,提高效益,保護環境,推動綠色發展。
筆者了解到,這一項目計劃投資600萬元,規劃總面積為1650余畝。其中第一期已經在四方社區建立草畜產業示范核心區850畝,非耕地種植以雜交狼尾草為主、耕地以夏秋青貯玉米+冬春飼用小麥交替輪作。第二期將穩健發展畜禽養殖,完善種養一體化生態循環產業鏈,擴展飼草種植面積并養殖肉牛100頭。第三期將實行“種養基地+鄉村旅游”雙輪驅動,三產融合循環發展。
目前,雙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牽頭,由四方社區集體、四川沃野九州、雙橋正大三方合作共同投資的青貯飼料加工廠已經建成投產,其主要原料來源于四方社區農用地的雜交狼尾草。這項以草畜產業為主體的“綠色引擎”,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天,筆者在雙路街道四方社區里的青貯飼料加工廠看到,工人們正在忙碌裝運青貯飼料,現場景象一片忙碌。
“我們的青貯飼料很暢銷,供不應求。”青貯飼料加工廠負責人李旺說,“比如,今天就要裝運銷售6車,其中石馬鎮民生村楊梅養殖場需要6噸。騰達黑山羊基地需要10多噸,銷售額在8000元左右。”
雙路街道建設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一體基地,為當地群眾帶來了福音。四方社區50多歲的唐銀基,以前在家無事,自己沒有經濟收入。基地種植雜交狼尾草后,她積極參與日常管護,每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工資。社區群眾蔣昌德在加工廠從事裝運工作,每半小時一次上車計件工資20元,每月可收入2000多元。與唐銀基、蔣昌德一樣,基地繁忙季節可吸納當地群眾100多人務工,平時有10多人長期務工,可以為群眾增加20多萬元工資收入。
雙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涂春元高興地表示,通過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模式,三方合作,依托雙橋正大市場銷售、沃野九州種植生產加工技術和四方社區土地資源優勢,立足服務大足黑山羊產業發展,可以實現產業聯動、共同參與、優勢互補、多方共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還能讓社區群眾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實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步,雙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還將因地制宜,在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一體基地打造一批與草畜產業相關的健康養生型、觀光休閑型、親子度假型、文化體驗型的度假旅游產品,打造草畜循環經濟模式下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責任編輯:鄔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