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份石窟類專業期刊來了 期刊《大足石刻研究》正式創刊
2024-11-19 19:51:3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劉岱松)自1945年第一次科學考察到21世紀初首次被作為一門學術概念提出,大足石刻與其背后的“大足學”,當下正發生著系統而深刻的變化。
如今,“大足學”相關工作又將進入新階段。今(19)日,石窟研究類學術期刊《大足石刻研究》創刊發布會在大足石刻學術報告廳舉行。據了解,該刊是國內繼敦煌研究院之后,第二家由石窟寺管理單位創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也是重慶市文博單位主辦的公開發行的首家學術期刊。
![《大足石刻研究》創刊號。 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發](https://res.cqnews.net/contentcloud/1/ORIGINAL/DEFAULT/PICTURE/2024/11/19/76898cf6e2c247c2913155634f87491f_wh580x386.jpg)
創刊儀式現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也拿到了《大足石刻研究》的創刊號。創刊號的封面以黃灰色調打底,附以巴山蜀水式的油畫肌理,透露出清新淡雅的氣質,封二設置巴蜀石窟藝術巡禮版塊,以高清圖片的方式為學界展現巴蜀石窟中的精美造像。內文編輯排版也十分精心,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編輯校對,摒棄了常見的分欄尾注,采用了通欄腳注,再加上清晰的欄目劃分、嚴謹的注釋規范以及高質量的圖片搭配,不僅有利于讀者理解文章內容,也增加了閱讀的流暢性與直觀性。
作為重慶首份石窟類專業期刊,《大足石刻研究》不僅只研究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蔣思維談到,期刊是面向石窟寺及其相關文化遺存的研究,該刊專門開設了“巴蜀石窟考古”作為特色欄目,刊載最新調查資料與學術成果,著力推進巴蜀石窟研究的全面發展。
此外,期刊還設有石窟考古、石窟藝術、石窟史地、石窟文獻、石窟保護、文化遺產、博士論壇、巴蜀文化、學術動態等欄目,將會推動大足石刻學術研究多學科、多領域深入進展。
![《大足石刻研究》創刊儀式。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岱松 攝](https://res.cqnews.net/contentcloud/1/ORIGINAL/MEDIA/PICTURE/2024/11/19/96ebd06ca0574a7e977894215672d053_wh580x408.jpg)
“《大足石刻研究》期刊的創刊,給我們重慶期刊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填補了相關專業領域期刊的空白,我也希望它在學術質量上能夠創造新高。”重慶市期刊協會副秘書長戴澤明表示,在學術影響力方面,《大足石刻研究》能對全市帶來很好的提升和幫助。
“《大足石刻研究》的創刊,也表明了大足石刻研究院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方面的又一個新成果。”龍門石窟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杰表示,龍門石窟研究院也愿意借助《大足石刻研究》這個學術平臺加強與全國同行的學術研究交流合作,為石刻、石窟寺專業領域的科技保護、學術成果轉化以及文旅融合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未來,《大足石刻研究》將聚焦大足石刻造像歷史文化遺存,刊載石窟文化研究方法與學術成果,加強石窟保護利用工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國際文明交流互鑒。”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蔣思維表示。
責任編輯:劉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