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2024-12-24 16:26:1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李亞軍)從“有園上”到“上好園”,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再到“幼有善育”……近年來,彭水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發展,以發展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為目標,著力提供“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推動全縣學前教育工作縱深發展,以更高標準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
加大辦園投入
實現“幼有所育”
“十四五”以來,彭水學前教育總投入1.89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0%。2020年以來,新建公辦幼兒園5所,新增園舍21450平方米,活動場地8500平方米、新增學位1800個,各幼兒園辦學環境煥然一新,全縣學前教育總學位能夠滿足適齡幼兒入園需求。
這是彭水著力實現“幼有所育”的舉措之一。為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彭水科學規劃布局,按照人口變化和新城建設做好幼兒園布局規劃并適時調整,通過適度布局公辦幼兒園、按政策配建小區幼兒園、扶持社會力量辦園,順利保障學前適齡幼兒都“有園上”。并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優化普惠性資源結構,按照不同區域學位需求增加一定數量的公辦學位供給,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統籌資源配置和入園需求變化,穩妥消除幼兒園“大班額”。
同時,彭水印發了《關于印發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所有幼兒園實現貧困家庭兒童入園均免收保教費、生活費,公辦幼兒園無條件接收貧困家庭幼兒入園,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按照10%的比例要求接收貧困家庭幼兒,并按政策免收相關費用。截至2024年,全縣126所幼兒園全部為普惠性幼兒園,普惠率100%。
堅持提質促優
實現“幼有優育”
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解決家長“不放心”的問題,彭水著力規范辦園行為,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辦園”,制定印發了《彭水自治縣幼兒園收費管理制度》《彭水自治縣規范辦園行為提升保教水平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學前教育科學化、專業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
為提升學前教育規范化水平,彭水有序推進集團化辦園,將全縣126所幼兒園整合為18個教育集團,分三批次推進集團辦園,更好地配置各種教育資源,實現師資的共享與合作,讓優秀教師跨園教學,相互借鑒經驗與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滿足不同階段和不同幼兒的需求。
為提高辦學質量,彭水全面落實《彭水自治縣規范辦園行為提升保教水平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抓細抓實5個大類24個小類的工作措施,定期對全縣民辦幼兒園進行年度檢查,對辦學條件差、飲食衛生和消防等安全隱患多的下發整改通知書,經過整改仍未能達到辦學基本要求的,堅決予以取締。建立薄弱園幫扶機制,通過城鄉幼兒園結對、優質園帶動、公辦園輻射等方式,縮小辦園差距。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名師團隊精準幫扶,推動公、民辦幼兒園“共提質”“雙促進”。
此外,彭水還本著“以幼兒為本”的理念,不斷深化學前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幼兒成長規律,加強對學前教育教材及課程資源的研發和審核,注重植入苗族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彭水辨識度的教育品牌。
深化家園共育
實現“幼有善育”
近日,彭水自治縣民族幼兒園開展親子游園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和活動,讓小朋友們在盡情享受游戲趣味的同時,感受陪伴的溫情、協作的樂趣。
近年來,全縣幼兒園聚焦“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等學前教育特點,以運動、閱讀等為特色,逐步形成“一園一品”的辦園格局。
彭水自治縣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彭水堅持保育教育緊密結合,以游戲化教學為主,逐步引入數字化教學,全面提升教師、家長和幼兒互動質量,把縣域內每一所幼兒園都辦成幼兒心中的樂園、家長心中的優質園。
為踐行“幼有善育”社會囑托,彭水不斷建強隊伍,積極開展新老教師結對、新教師達標課、名師模仿課、技能大賽等活動,引導教師專業化成長,并不斷加強教師專業培訓,邀請市級幼教專家、名園長、名師定期對公、民辦園園長、骨干教師、衛生保健、后勤管理等各個崗位進行線上線下專業培訓,持續提升教師能力和水平。
同時,通過開設家長課堂,邀請教育專家或教師為家長講解幼兒教育相關知識,提升家長教育水平,讓家長更好地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推薦相關書籍、視頻、文章等,鼓勵家長自主學習幼兒教育知識,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讓家長分享各自育兒經驗和心得,實現“家園共育”美好愿望。
如今,彭水學前教育辦學理念不斷優化,綜合改革縱深推進,集團化辦園覆蓋面不斷擴大,全縣學前教育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從“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堅實邁進。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