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讓更多優質種源走向田間地頭 在“一粒種子”上下功夫
2025-01-02 06:30:00 來源: 銅梁區融媒體中心
雖霜寒露重,而菜田間卻正醞釀著新一輪的豐收。位于銅梁區侶俸鎮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發中心(以下簡稱“西南研發中心”),中蔬種業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渝西蔬菜產業帶試驗站站長王順利隨手在地里長勢喜人的葉菜中扯下一節花苔。
“這叫西蘭苔,是西蘭花與芥蘭雜交培育出的高品質蔬菜。”王順利說,這種菜可以生吃,口感清甜,就像蘆筍一樣,富含維生素C。
西蘭苔是西南研發中心篩選培育出的新品種。一年多以來,該研發中心先后引進和篩選蔬菜花卉新品種3000余份。其中,10多個優質高效蔬菜新品種已在全市部分區縣推廣種植5萬余畝,每畝經濟效益可提高2000元以上。
助力銅梁端牢蔬菜“這碗飯”
202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與銅梁區合作共建西南研發中心。當時,作為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的王順利主動請纓來到銅梁,做起了高品質蔬菜花卉新品種篩選和種質資源繁育工作。
川渝人民愛吃什么菜?“大部分是葉類、瓜類、茄果類等3大類蔬菜。”王順利在基層調研中發現,銅梁蔬菜播種面積雖然有38萬畝,有標準化商品蔬菜基地和較完善的產銷體系,但存在種植品種單一、新技術應用水平低的問題。
只有在“一粒種子”上下功夫,發展出適合西南地區栽種、適合產業需求的高品質種源,才能讓作為重慶市蔬菜保供基地的銅梁把蔬菜“這碗飯”端得更牢。
“選種也是一個篩選的過程。”王順利以辣椒舉例,作為重慶最重要的食材之一,除了線椒和朝天椒,其實本地對特色辣椒品種的需求量也很大,西南研發中心便將中椒系列品種引入銅梁。與辣椒相反的是,在北方“表現平平”的中葫15西葫蘆,拿到銅梁每畝產量能多出5000斤。
2024年夏天,重慶持續晴熱,西南研發中心設施大棚里的黃瓜卻“毫發無傷”。“極端天氣對我們篩選品種能起到很好的檢驗作用,可以把耐旱耐濕熱的種源全篩出來。”
打造高質量高標準“菜籃子”
已有的進行篩選,沒有的進行培育。研究員們將每種蔬菜選擇最優表現組合搭配,在基地內采取統一種植和管理模式進行試驗示范和品種篩選,逐步突破品種依賴國外的問題。比如,中銅真甜和中銅M601小番茄都是最新成果。“和普通番茄相比,中銅M601具有酸甜比例合適、口感更好的特點,上半年一上市就取得了不錯的反響。”研發中心研究員孫華剛介紹,周邊的農業公司已經訂購了2萬株這款番茄種苗。
不僅如此,中銅M601小番茄還能在低溫環境開花結果,與過去只能在春夏收獲的小番茄打了個“時間差”。
冬季是葉菜上市旺季。近段時間,銅梁蔬菜種植大戶楊心每天都很繁忙:到地里組織工人采摘蔬菜,通過物流把菜運往北上廣等城市。從簡單的規模種植向高品質蔬菜模式的轉變,返鄉創業的楊心覺得日子更有奔頭了。
“剛回鄉種菜也是種那些老品種,不太符合很多客戶的需求,種不好還容易虧本。”在王順利的技術幫助下,楊心今年開始嘗試種植水果黃瓜、脆甜甘藍等新品種,產量和品質比一般品種有較大提高。尤其是作為本地首個引進西蘭苔種植的農業企業,楊心的種菜之路走上了“高端”路線,每畝產值比種白菜高3000多元。
“消費者的‘挑剔’口味是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體現。”王順利說,研究種源的同時,也要考慮質量安全、營養與特色風味。“我們希望消費者吃在當下、想到‘味’來。”
讓更多優質種源走向田間地頭
“研發出來的新品種必須要到多地試驗。氣候和土壤成分不一樣,栽種方法不一樣,都會對品質產生影響。”今年年初,孫華剛帶著新篩選出的胡蘿卜種子,到部分適合種植的鎮街推廣。剛開始時,農民朋友們還挺“嫌棄”:“我們祖祖輩輩種的胡蘿卜就挺好吃的。”但后來,大家看到生產出來的胡蘿卜品相、味道都好,很快就賣得一根不剩,讓前去訂單回收卻白跑一趟的孫華剛哭笑不得。
除培育良種外,王順利和團隊還著手將蔬菜的栽培技術標準化。針對播種、移栽和栽培管理技術,如何防蟲、防病,精準施肥、何時采收等,他們制定相應標準,便于企業和農戶掌握。
在王順利和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西南研發中心獲批為重慶市銅梁區高品質蔬菜研發專家服務基地、植物激素調控與分子育種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優勢團隊展開深度合作,先后引進和篩選蔬菜花卉新品種3000余份,明確銅梁及西南地區蔬菜育種方向,分發各類蔬菜品種100余個,選育出黃瓜、西紅柿、甜瓜、西瓜、西蘭花、甘藍等30余個優選品種。
“今年主要工作是篩選,明年就是推廣,要讓更多優質新品種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從而實現真正的價值。”王順利說。
記者 李慧敏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