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以政策平臺陣地“連心橋” 拓展就業創業“服務圈”
2025-01-05 06:30:01 來源: 榮昌報
2024年,榮昌區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聚焦高品質生活,提出深入實施“民生改善十大工程”。號令一經發出,“就業創業促進工程”有力推進,通過政策、平臺、陣地為核心拓展就業創業“服務圈”,不斷健全政策保障體系、加強穩崗促就業、強化創業扶持,全方位推動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
精準施“策” 提就業創業群體底氣
“榮昌專門制定了幫扶政策,為我們就業創業者額外提供了一份保障,于是我毫不猶豫選擇‘落戶’榮昌!”今年,四川巴中小伙楊愛平畢業后入職重慶東矩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談及為何來榮就業,他表示“企業有前景、崗位培育人、榮昌政策誠意足”。
楊愛平所說的誠意,是指榮昌今年出臺的《高校、中職畢業生等青年留榮來榮就業創業行動計劃(2024—2027年)》(下稱《計劃》)。
就楊愛平而言,在榮就業后,他除了每月領取到企業發放的待遇外,還可根據《計劃》,申請就業補貼、交通補貼、保障性住房租住補貼和免費技能提升學習等多維支持。同時,企業吸納青年人才就業后,也可根據《計劃》,在青年見習、員工社會保險繳納、一次性就業補貼等方面享受到“返補”福利,推動企業與青年、企業與城市、青年與城市實現多重“雙向奔赴”。
而專門出臺《計劃》,只是榮昌不斷探索創新、落地落細就業、創業和人才政策保障體系,護航廣大群眾穩定就業創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榮昌加大30余項就業政策的宣傳和兌現力度,共計發放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等超1.28億元;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056人,完成市級目標的117.05%;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降費4210萬元,惠及4569個市場主體和8.76萬名勞動者;高校等青年留榮來榮就業5115人,其中市外戶籍757人,分別達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1.15%、126.17%。
多維搭“臺” 保就業有門創業有路
“多虧榮昌搭建了免費技能培訓平臺,我才能獲得再就業機會。”近日,穩定就業市民葉兆芬,致電培訓學校負責人表達誠摯感謝。
葉兆芬54歲,年齡雖大,月工資卻至少8000元,還是業內爭相聘用的“香饃饃”。多年在家照顧患病老人、再就業艱難的葉兆芬,能有現在的境遇,源于她今年5月參加培訓獲得技能專項證書,成為了一名專業的母嬰護理人員。
葉兆芬收獲一技之長穩崗促就業的同時,2020年高校畢業生羅小虎,在多渠道護航下,成為返鄉創業領頭雁。
羅小虎回鄉發展智慧農業,時常獲得創業聯盟、創業導師指導。遇到資金難題時,又先后獲得“34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重慶市‘渝創渝新’大學生創業啟航計劃”幫助。如今,他已建成百畝健康生姜智慧快繁育種基地,年培育健康姜種500噸,帶動周邊幾百戶村民種植生姜千余畝,每年增收上千萬元。
葉兆芬和羅小虎的就業創業成效,就是榮昌竭力拓崗位、提技能、增服務,交出穩就業、促創業優異答卷的具象化體現。
2024年以來,榮昌區大力實施“就業在榮昌·不用去遠方”行動,搭建線上線下“1+21+N”招工平臺,強化“走出去、引進來”招聘模式,累計組織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會166場次,提供就業崗位3.8萬個(次);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130人次,幫扶就業率達到93.33%;為186名創業者提供創業擔保貸款4156萬元。
孵化矩“陣” 擴創業帶動就業效應
2024年10月16日,榮昌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中心(下稱“大創中心”)運營部掛牌成立,標志著榮昌區又一個就業創業孵化陣地——榮昌區“1+4+N”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拉開建設序幕。
“1+4+N”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即一個中心、四個基地、N個站點,主要為全區大學生提供就業支持、成果轉化、創業指導等就創服務。
截至目前,榮昌區已引進15家企業入駐大創中心,全區“1+4+N”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內在孵企業130余家,累計孵化500余家企業,帶動就業2000余人。
根據計劃,榮昌區還將堅持“一家人”理念,集結區級有關部門,從強化政策扶持、提升就業創業環境、強化保障服務等多方面,努力營造“來了就是一家人”的濃厚氛圍,形成抓好高質量創業的強大合力,不斷擴大創業帶動就業良好效應。
記者 蔣坤紅 通訊員 顏薇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