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萬千看燈會⑧丨“最福氣”燈組:福從天降
2025-01-14 10:18:4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燊)“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褥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春節期間,中國人借燈祈福的傳統源遠流長,唐代詩人盧照鄰就在詩歌中如此描述這一民俗盛況。第三十一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有一組被譽為“最福氣”的燈組——福從天降,因其獨特的創意和宏大的規模,成為燈會迎春賀年板塊中的一大亮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福”字一直被視為吉祥的象征,代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福從天降燈組的設計靈感也來源于中國傳統的福文化。“這個燈組的核心創意理念就是‘福袋灑落人間’,將傳統福文化與現代光影藝術完美融合。”燈會現場負責人、國投華薈工程部主管羅遠致說。
自貢地區以燈祈福的傳統也由來已久,深深扎根于這片土地的文化血脈之中。早在唐宋時期,自貢地區就有了新春賞燈的習俗,那時的人們會在元宵節前后,點亮自制的簡易花燈,走上街頭,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家人平安。小小的花燈,寄托著大大的希望,在暗夜中閃爍,宛如百姓心中的信仰之光。
隨著時間推移,到了明清,自貢燈會規模逐漸擴大,工藝愈發精湛。各大鹽商富賈紛紛出資,打造更為華麗壯觀的燈組,除了供百姓觀賞游樂,祈福內涵也更為豐富。有寓意多子多福的“百子燈”,造型精巧,每個孩童形象栩栩如生,寄托著家族繁衍昌盛的愿望;還有象征財運亨通的“財神燈”,財神爺笑容可掬,手捧金元寶,引得眾人紛紛上前參拜,祈愿新的一年財源廣進。這些燈組不僅點亮了城市的夜空,更點燃了人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火,代代相傳。
2025年第三十一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的福從天降燈組,則既繼承了自貢燈會深厚的祈福傳統,又融入了新時代的元素與巧思。
福從天降燈組依托燈會現場山體的一面大斜坡進行鋪設。燈組規模宏大,長120米,高35米,共計鋪設了4200平方米。
在斜坡山頂有一個喜氣洋洋的巨大光雕福袋,它的開口向下,將“幸運之光”灑下。各種象征吉祥如意的寶貝沿著山坡傾瀉而下,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營造出祥和而熱烈的氣氛,為游客帶來新春祝福。
這種獨特的造型設計,極具視覺沖擊力,將抽象的福氣和幸運具象化,通過現代光影藝術手法展現出來。
“我們今年的燈將更靚麗、更安全、更智能!”羅遠致介紹說,本屆燈會的燈組與往屆相比,本屆燈組采用了柔性燈帶,與往屆圓二線燈帶相比亮度更高,并且不顯現燈珠;福從天降燈組還全部采用低壓,既可以保證安全,也可以保證在下雨天不會短路;并且福從天降燈組不再是簡單控制器變光,而是采用了編程燈帶進行編程控制,控制實現智能化,效果更為璀璨多姿。
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藝術創作理念,將傳統制燈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得益于現代材料和技術的廣泛應用,燈組將更加熠熠生輝,宛如一道道璀璨的“星辰”,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