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座“準萬億城市”去年表現如何?溫州徐州大連距萬億GDP均一步之遙
2025-01-21 20:13:00 來源: 澎湃新聞
過去一年,“GDP準萬億城市”表現如何?隨著1月20日溫州、廈門兩市人代會的同時開幕,國內6座被認為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萬億之城”的城市2024年主要經濟數據已基本出爐。
其中,溫州預計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9700億元左右,按不變價格計算,預計比上年增長6%以上;徐州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00億元,預計增長6.3%左右;大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951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它們距離萬億GDP都僅一步之遙。
2023年,全國有6座城市GDP在8000億元-10000億元之間,分別是唐山、徐州、大連、溫州、沈陽和廈門,這6座城市因此被稱為“萬億城市”的后備軍。它們雖然均未能在去年實現晉級,但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2023年,大連GDP達8752.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GDP達664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今年1月8日,大連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根據市長陳紹旺作的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連續13個季度趕超全國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全面振興新突破攻堅之年攻堅之戰贏得勝利”。
1月20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年經濟運行總體情況。據新聞發布會披露,去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951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
2023年,沈陽GDP達8122.1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達6074.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今年1月12日,沈陽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市長呂志成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左右,增速有望連續3年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以上,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左右。
另據“沈陽發布”消息,1月20日,沈陽2024年經濟“年報”出爐。市統計局介紹,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9027.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
徐州2023年GDP達8900.44億元,2024年以來GDP增速一直位列準萬億城市首位:一季度為6.9%,上半年為6.3%,前三季度為6.2%。前三季度GDP總值達6899.4億元,距離萬億線差3100.6億元。
1月14日,徐州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快于全國、全省,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00億元、增長6.3%左右,經濟總量再上一個千億元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0億元、同口徑增長4.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4%,設備更新帶動投資590億元。
唐山2023年GDP達9133.3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GDP為6707.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今年1月19日,唐山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披露,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全市經濟持續向好。
溫州2023年全市GDP達8730.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GDP為673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4和0.8個百分點。今年1月20日,溫州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市長張文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4年預計全市GDP達9700億元左右,按不變價格計算,預計比上年增長6%以上,高于全國、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2.6億元,同口徑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增速列全省第一。
廈門2023年GDP達8066.4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GDP為6031.66億元,增長4.9%。今年1月20日,廈門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可基本實現全年預期目標。規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8%以上,出口增長1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0.5%和0.1%。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6座“準萬億城市”均已明確GDP增長預期目標。其中,溫州和徐州均為6%左右,大連、沈陽、唐山均為5.5%以上,廈門為5.0%-5.5%,“根據實際情況爭取更好的結果,實際工作中按照5.5%推進”。
責任編輯:張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