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里的重慶·非遺丨大足石刻賀新歲 零點鐘聲共祈福
2025-01-29 08:29:4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編者按:
非遺賀新春,歡樂過大年。
申遺成功之后的首個春節,重慶首次成為總臺春晚分會場。富有巴渝特色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在節目中驚艷全球觀眾,銅梁龍舞、梁平木版年畫、大足鯉魚燈舞、開州瑞獸金獅、南川石溪板凳龍舞成為了晚會的一大亮點。即日起,第1眼TV-華龍網將推出《春晚里的重慶·非遺》系列報道,帶你領略非遺的獨特魅力。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楊淳淇 郭瑞)總臺春晚,1月28日晚如約在熒屏綻放,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閃耀其中,通過春晚的鏡頭向全國人民送上最誠摯的新春祝福!
“我們在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給全國人民拜年啦!”隨著鏡頭給到總臺春晚主持人張韜和重慶衛視主持人何苗苗。聚集在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大佛灣的600多名演職人員,將手中的孔明燈放向天空。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風生水起,一路長安;年年安逸,歲歲重慶;紅紅火火,生活幸福。”在一片紅色的孔明燈“海洋”中,老人、小孩、青年們祈愿大豐大足,喜樂安寧。崖壁上的石刻雕像,在紅色的孔明燈的映襯下,璀璨閃耀。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始鑿于初唐,歷經晚唐、五代、北宋,興盛于南宋,現存石刻造像5萬余尊,10余萬字銘文。尤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為代表,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以集釋(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為一體,世所罕見。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