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個世界濕地日:重慶掀起“保護濕地 共筑未來”行動熱潮
2025-02-02 11:09:5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張元麗)今(2)日,家住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的陳濤,跟往常一樣打開了重慶手機報推送的消息,在眾多信息中,一則關于保護濕地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2月2日竟然是第29個“世界濕地日”。
其實,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時間里,一場關于濕地保護的宣傳活動,在巴渝大地鋪展開來……
從一堂生動有趣的“自然課堂”里傳來歡聲笑語,到志愿者們耐心地向市民講解濕地保護知識;從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在新年伊始許下了堅定的濕地保護“誓言”,到為社區居民“量身定制”的濕地保護宣傳活動……重慶市林業局通過一系列別出心裁的主題宣傳活動,將濕地保護的理念播撒到學校、商圈、社區、機關單位的每一個角落,深深植根于廣大市民心中,共同在巴渝大地上編織起一張愛護濕地、守護綠色的濃厚氛圍網格。
學校行
種下“濕地綠”種子
在重慶兩江人民小學,明媚的陽光灑滿整個校園,為學生們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了一抹溫馨。然而,就在這寧靜而專注的環境中,一堂生動有趣、寓教于樂的“自然課堂”正在這里悄然拉開序幕。
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學生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到濕地科普知識展板前。展板內容豐富,涵蓋濕地科普知識、保護濕地相關措施等。美麗的濕地吸引了三年級五班熊溪文同學的眼球,他說:“濕地能凈化水質、調節氣候,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
重慶大學景觀與生態修復團隊的向羚豐為全校師生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保護濕地的種子。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在學校小多功能廳內,濕地宣傳片《渝州“濕”韻》正在播放。從碧波蕩漾的湖面到郁郁蔥蔥的蘆葦叢,從翩翩起舞的候鳥到悠閑自得的水生生物,每一個畫面都讓學生們陶醉其中。
隨后,向羚豐結合生動案例,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專題講座,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濕地保護的認識。
“重慶有哪些濕地?”“我們應該怎么保護濕地?” 為了“檢驗”學習成果,現場特別增設了濕地生態知識有獎問答環節。“開州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豐都龍河國家濕地公園……”“我們要節約用水、保護動物。”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們踴躍參與、“上陣”應答,氣氛變得熱烈而歡快。
“保護濕地,從我做起。”現場,90名學生集體宣讀《濕地保護倡議書》,字字鏗鏘,句句昂揚,彰顯了大家保護濕地的拳拳之心。“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重慶擁有許多美麗的濕地,這些濕地不僅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寶貴的棲息地,也是人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資源。”三年級六班學生李鎬宇說。
商圈熱
點燃“濕地綠”熱情
“叔叔阿姨,您知道什么是濕地嗎?”歲末年初,身著藍馬甲的志愿者們來到江北區觀音橋步行街。一場特別的濕地保護宣傳活動,吸引了市民和游客駐足。
“濕地是‘地球之腎’,對生態平衡至關重要。”志愿者們穿梭在人群中,熱情地向過往市民宣傳著濕地保護的相關知識。
“我們平時應該如何保護濕地呢?”來自九龍坡區的市民羅馨一臉疑惑。“不過度濫采野生植物,不向濕地引進和放生外來物種,維護濕地生態平衡……”志愿者耐心回答,讓濕地保護知識深入人心。
然而,活動現場的氣氛并非一味輕松。當志愿者提及濕地面臨的嚴重污染和破壞時,市民們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臉上寫滿了擔憂。“作為青年人,我們應該成為濕地保護的先鋒,積極行動,貢獻力量!”市民陳建的有感而發,得到現場市民地點頭稱贊,大家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關注濕地保護,用實際行動為濕地筑起一道綠色的屏障。
此次活動,不僅點燃了市民心中認識濕地的“熱情之火”,也凝聚起了大家積極保護濕地的“星星之火”,為生態環境保護注入了強勁動力。
機關動
共筑“濕地綠”未來
新年的鐘聲還在耳畔回響,是否已經有人許下了新年的首份“誓言”?
在重慶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這樣的“誓言”正悄然生根——“我們應該制止污染濕地的行為”“我愿意加入到保護濕地的行列中”……
濕地,被譽為“生命的搖籃”“鳥類的天堂”,以其獨特的魅力滋養著萬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為了增強大家對濕地的了解,活動現場設置了圖文并茂的濕地科普知識展板,并準備了濕地主題文創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展現了濕地的自然之美,更像是一份無言的“提醒”,時時傳遞著保護濕地的有力“聲音”。
有了“誓言”和“提醒”,自然也需要“保障”。現場,志愿者發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的宣傳冊,這不僅讓大家對濕地保護的法律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提升了公眾珍愛濕地的意識,進一步強化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活動讓重慶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的新媒體編輯劉思穎獲益匪淺,她說:“通過今天的活動,我深刻感受到了濕地保護的重要性。作為媒體人,我將利用現有的平臺和陣地,將濕地保護的理念傳播到每一個角落,讓更多人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她的心聲,代表了眾多宣教人的共同愿望。
此次活動,讓濕地知識一目了然,也讓濕地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機關工作人員紛紛表示,將把濕地保護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新重慶貢獻自己的力量。
社區情
講述“濕地綠”故事
在渝北區龍溪街道長安錦繡城錦繡社區,一張印有“保護濕地,共筑未來——2025年世界濕地日”的紅色橫幅在社區大門口高高懸掛,格外引人注目。橫幅之下,一場別開生面的濕地保護宣傳活動正在進行。
活動現場,濕地科普知識展板前人聲鼎沸,居民們或駐足細看,或低聲交流。一張張生動的圖片、一行行詳實的文字,讓大家對濕地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除了豐富的“知識大禮包”,活動還準備了精美小禮物——濕地主題圍裙。社區居民李燕領取到濕地主題文創圍裙后說:“這圍裙真不錯,既實用又能宣傳濕地保護。”
當談及應如何講好“濕地綠”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濕地、愛護濕地,社區居民李俐頻說:“我要把今天學到的濕地保護知識講給家人和鄰居聽,讓他們也加入到濕地保護中來。”
據了解,此次濕地保護主題活動是專為社區居民“量身定制”的,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濕地保護知識送到了群眾家門口,提高了群眾對濕地保護法及濕地相關知識的知曉度,為濕地保護工作在基層的扎實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22處國家濕地公園,4處市級濕地公園,2處國家重要濕地,3處市級重要濕地……如今,一幅“濕”意盎然的生態畫卷正在重慶大地上燦然鋪展。
近年來,重慶市林業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緊緊圍繞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目標,深入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完善濕地保護體系,積極推廣“小微濕地+”建設模式,有效提升了小微濕地的生態價值,促進了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發展,不斷擦亮“美麗重慶”的生態底色。
重慶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王太強表示:“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多措并舉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大力推廣‘小微濕地+’建設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濕地宣傳活動,引導更多公眾參與到濕地保護中來,形成愛護濕地、關心濕地的良好社會氛圍。”
保護濕地,共筑未來。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守護這片藍色星球上的綠色瑰寶,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董霞